朋友、同事间偶尔小聚,吃饭、唱歌、聊聊天是对抗工作压力的好方法。可当白领遭遇“聚会狂”上司,应酬式的聚会侵占大量私人时间,“强颜欢笑”的聚会也成为了不少白领的苦恼。
因“聚少离多”分手的情侣不少,可最近在广告公司从事策划工作的白领小汤却因为“聚多”,交往了4年的女友提出分手,“一周最多聚三四次,比跟女朋友约会的次数都多。”心感愧疚的小汤无奈分手。
小汤的主管经理是个未婚女“工作狂”,小汤和部门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下班晚了,经理就组织一起吃饭,吃完饭又张罗唱歌喝酒。”虽然工作很累,但因为碍于领导和自己的面子,几乎每一次部门聚会小汤都参加,而且都是到最后散场了才离开。小汤坦言,过于频繁的聚会对他来说纯粹是“应酬”,而私底下和同事聊天,小汤也发现有这种想法的并不只是自己,“领导开口,谁也不好拒绝。”
从事酒店销售的陈琳,因为性格开朗、人缘好,每次老板提出聚会,都安排陈琳组织大家,订饭店、订KTV,几乎每周都要聚一次。
尽管每次聚会,最“人来疯”,玩得最欢,张罗得最热闹的都是陈琳,可人群散去后,陈琳又常觉得孤独疲惫,“真想能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好好休息一下。休息日特别怕听到电话响,就怕人有找我聚会,尤其是老板的电话。”“最近网传白领中流行‘外向孤独症’,我觉得我就是,难得休息时我能一天都不说一句话。”陈琳说,网友总结了“病症”:其中包括“手机不离身”“对待不同人有不同性格”“有时很敏感,有时很冷漠”“安慰很多人,却不会开导自己”等,“老板把组织聚会的工作交给我,也是一种信任吧,就算自己再累,也得调动起气氛啊,冷场了老板多没面子啊。”
频繁的聚会让“不好意思驳老板面子”的白领们苦不堪言,那些热衷组织聚会,甚至自掏腰包的上司们又是图啥呢?
杜鹏的装饰公司刚刚成立2年,手下有20多名员工,其中一多半不是沈阳本地人,“我是想外地的员工在这边没亲戚朋友的,所以经常组织聚会,加深员工之间的感情,也免得他们在这里觉得孤单。”
去年夏天,杜鹏组织员工到郊外烤肉,“当时大家玩得都特别高兴,所以回来我就合计经常组织大伙聚聚,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三次吧,就是吃吃排档喝喝酒,都是我自己掏钱。”没想到上个月聚会饭桌上,好几个员工都向他表达了“疲于聚会”的意思,“以后还是尊重大家的意见,啥时候大伙儿说想聚聚了,我还请客!”
心理专家:不喜欢聚会不妨婉拒
沈阳沈信心理学校校长张国臣教授建议:“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场合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但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做特别排斥的事儿,面对老板的‘聚会邀请’,如果不愿意去,不妨坦诚婉拒,更没有必要过度伪装自己。”。
而网传的“外向孤独症”,在医学上并不存在,“只是现在很多白领可能因为工作压力的原因,都有网友总结的那些情况存在,没有必要把它严重到看作是一种‘病’,只要别总跟自己较劲,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解方式,适当发泄情绪就可以。”
一家求职中介顾问田先生也表示,遭遇“聚会狂”的白领们不妨在平时闲谈的轻松环境下表达自己对频繁聚会的看法,或者是通过与上司比较亲密的朋友、亲属的口中转达,“适宜的聚会频率并没有标准,一般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都可以,除了吃饭、唱歌也不妨一起到户外郊游或者运动,让聚会更有新意。”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