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京兵变

[复制链接]
查看3333 | 回复0 | 20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2年2月29日(农历壬子年正月十二),北洋军阀曹锟的第三镇一部在北京发生哗变,随即波及保定、天津等地,乱兵“放火行劫,通宵达旦”,京津一带一片混乱。此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北京兵变”,因当时正是农历壬子年,故又称“壬子兵变”。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践行他的诺言,次日即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一职。在辞职的同时,孙中山还提出了三个附带条件: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不得更改;新总统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及国务员始行解职;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孙中山的目的无非是让袁世凯离开他经营多年的老巢,以便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孙中山的这三项提议。

为敦促袁世凯南下就职,孙中山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委派蔡元培、汪兆铭(汪精卫)、宋教仁、魏宸组、钮永建、刘冠雄、曾绍文、黄愷元8人作为专使北上迎袁。2月25日,迎袁专使团抵达北京,北京市政当局通知京城各家各户举行三天庆祝活动,以表对专使的欢迎。29日晚8时左右,正当蔡元培等人在迎宾馆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生了兵变,外面枪声大作,夜幕中火舌蹿跃,专使住所“亦有士兵纵枪破门而入”。专使们被唬得手足无措,匆匆遁入六国饭店躲避。

对于这次兵变,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袁世凯操纵说;二是与袁世凯无关说。

第一种意见认为兵变是袁世凯具体策划和部署的。兵变发生后,英美两国表示调兵进京增强使领馆警戒,日本在秦皇岛登陆,俄国也调兵1000人由哈尔滨开到天津。袁世凯由此借口北方形势不稳拒绝南下,南方党人被迫同意袁在北京就职。由此可见,北京兵变是袁世凯为迫使南京方面就范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明眼人一看便知。再说第三镇是袁氏嫡系,统制曹锟又是袁之心腹,如无袁世凯的授意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哗变。

据后来担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回忆,兵变应为袁世凯所指使:“当时兵变发生,南方代表束手无策,促予黎明访袁。予坐门侧,袁则当门而坐。曹锟戎装革履,推门而入,见袁请一安,曰:‘报告大总统,昨夜奉大总统密令,兵变之事,已办到矣。’侧身见予,亦请一安。袁曰:‘胡说,滚出去!’予始知大总统下令之谣不诬。”唐绍仪的这段记录绘声绘色,时间、地点、人物俱全,兼之唐当时位高权重,知名度极高,故他的回忆后被广为引用,流传极广。

与曹锟极为熟稔的第三镇参谋官杨雨辰后来也在其回忆录中说:“这场兵变是有预谋、有组织而发动的,是袁氏父子早在数日前就蓄谋制造的乱局。”根据杨雨辰的回忆,兵变前的2月21日,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曾在其公馆召集姜桂题、曹锟、杨士琦等北洋要人谈话,要他们将南方代表“吓回去再说”。次日袁克定又把曹锟单独叫去,随后曹便召集手下布置具体事宜。杨雨辰此说与唐绍仪的回忆倒是能够相互印证。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不提,参与兵变的乱兵起初只是放枪,不杀人、不奸淫、不动官家财物、不犯租界,他们抢劫的目标主要是当铺、金店、银号、钱铺、粮店、绸缎庄以及百货店等,乱兵嘴里还高声嚷嚷着“宫保(指袁世凯)要走了,我们没人管了”,世上竟有如此井然有序、彬彬有礼的变兵?再者,据说袁世凯手下主管内务的警察头子赵秉钧当天就已传令全城巡警不得干预乱兵。这一切都说明兵变事先早有部署,而其中最有可能的主谋就是袁世凯。

但也有学者认为,将这次兵变指为袁世凯的预谋,目前还缺乏直接的史料来证明,如果贸然下结论似有“因人定罪”之嫌。这便是关于“北京兵变”的第二种说法:与袁世凯无关说。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在政坛浸染多年的老手,袁世凯应该有很多办法达到自己不离开北京的目的。

事实上支持他的各方势力也不在少数,其中甚至包括像蔡锷这样的非北洋实力派人物,所以说,袁氏完全没有必要煽动兵变,玩火自焚。他的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也透露说:“兵变的借口是反对我父亲离开北京。事后听说这次兵变的把戏,是我大哥串通第三镇统制曹锟搞起来的。我父亲事先并不知道。”

袁世凯有一个叫陶树德的侍卫,曾写过一篇记述北京兵变的文章,颇具史料价值:“据我所知,当兵变时,袁正在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临时总统府楼上看公事。突然闻变,即传梁保森给曹锟打电话,梁原系袁任直隶总督时的中军(相当副官长)……正赶那天他去前门外吃春酒,遍找无着,袁十分急躁。此时楼窗玻璃已被枪弹打破数处,袁仍不肯下楼。内卫傅国宝见势危急,即强掖袁下地窖休息。工夫不大,见曹锟来伏地请罪,根据此种经过非袁授意已明。”陶树德估计兵变可能与当时传言的裁兵、减饷有关,作为袁氏身边的亲随,他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不管袁世凯是不是这次兵变的主谋,但他的确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从这个角度讲,“北京兵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944年河南人民为何枪杀活埋撤退的国军


1942年河南大旱,数百万人饿死。这样的惊天大事,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实行新闻封锁,见死不救;一方面催缴军粮,致使百姓怨声载道。1944年竟然出现了汤恩伯数万人反被缴枪的惊人一幕。


“饥饿的河南”

1942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从陕西入河南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让张高峰出离愤怒的是随处可见的人祸: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踪的赈灾款项、自欺欺人的官方说辞……

于是他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6000字的报道,发表于《大公报》。次日,社长王芸生亲自撰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将矛头直指当政者。这前后一通讯一社评,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三天。


大旱与人祸

《大公报》被停刊激怒了一向为蒋介石说好话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他立即奔赴河南,想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和张高峰一样,白修德被河南如地狱般的场面震呆了。3月22日,白修德的报道《等待收成》刊发在《时代》周刊,在美国引起轰动,也带给蒋介石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蒋介石称被蒙蔽,要整顿这件事。

蒋介石真的不知情吗?时任国民政府河南省建设厅厅长的张仲鲁在数年之后道出了实情。1942年夏,河南灾情初现,蒋介石便接到了军方密报。他于第一时间赶往西安,召开紧急“前方军粮会议”。


民心的反噬

不过,迫于国际舆论压力的蒋介石,还是派出了中央勘灾大员张继、张厉生二人前往灾区“视察”。据张仲鲁回忆,此二人一到河南便开会宣示了“中央旨意”:救灾、军粮是两件事,灾要救,但不能为救灾减免军粮……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后,在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日军5万余人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

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在灾区拿出军粮赈起了灾,这也导致了河南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唾弃。

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农民举着猎枪、菜刀,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地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5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

其实何止一个河南,其他地方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剑桥中国史》记载:“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