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 老人吃食堂 娃有小学堂 建个大书房 评理“议事亭”

[复制链接]
查看3548 | 回复0 | 202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而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的3094户居民把这句话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居民们纷纷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将牡丹小区变成有思想、有温度的“牡丹家园”。


11月25日,记者实地探访牡丹社区,真正看到了因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成为老人们的“幸福大院”;孩子们放学后聚在“聪慧学堂”学知识、交朋友;温暖恬静的社区“梧桐书房”让家园变得时尚,还有老党员的一句话,就能将小矛盾“内部解决”,让邻里关系和谐、友善。


  1400平社区场所提供给居民 社区办公场所只留下82平

沈阳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与北陵公园隔街相望,占地29万平方米,共有居民3094户10187人。牡丹社区居民以沈飞(集团)公司在职、退休工人居多,是产业集群型社区。


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牡丹家园”看到,虽然这是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楼、老院,但是整洁明亮的大院和整修粉刷一新的居民楼很难与“老楼”联想到一起。


院子里凉亭、凉棚、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许多老人在这里休闲散步,享受上午的阳光。虽然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衣,但是从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和聊天的热烈,都可以感受到从内向外散发的温暖。


走到“牡丹家园”的最深处,一座漂亮的小楼就是牡丹社区所在地。社区书记王晖告诉记者,这处占地14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地点”,真正留下的办公面积经过压缩、精简,只留下82平方米,而其他的空间都留给居民。


这里有为老年居民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劳模工匠精神文化园”“梧桐书房”和“聪慧学堂”。每处设置虽然功能不同,却互相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牡丹社区居民们的“两邻品质幸福圈”,是社区居民真正的生活中心。


“以‘劳模工匠精神’为内涵,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王晖书记说,要让生活在这里的老劳模、老工匠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社区的孩子们学有所得、茁壮成长。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餐上门 为社区老年人打造“幸福大院”

牡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630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6%,做好老年人的服务,就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在社区办公室旁边就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惠民餐厅。这里可同时容纳30位老人同时用餐,并开展上门送餐服务,费用从免费到8元、10元不等。


记者走进这里,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份醒目的“一荤两素”营养餐食谱,除了当日的红烧狮子头、宫保鸡丁、炝莲白、老汤干豆腐、油焖尖椒等几个菜品外,还预告了第二天的食谱:香葱小河虾、京酱肉丝、西芹香干、炒合菜、南瓜炖土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营养配餐主要是为老年人服务,每天的餐谱都会提前考虑到老人的口味、健康和安全。


许多老人在家里的午餐、晚饭都“转移”到了这个惠民餐厅,老人们聚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找回了年轻时在单位吃大食堂的旧时光。”


“熊大爷,您订的餐给您送来了。” “送餐员”背着保温箱站在门口。


“服务挺热情,做的饭也很合口味。”熊大爷说,最近天冷了不爱出门,社区还将餐食给送到家里来。


此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助学、助购、精神慰藉、康复护理、起居照料、失禁清理、能力训练、喘息服务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聪慧学堂”让放学的孩子 学知识、交朋友

牡丹社区开办了“聪慧学堂”儿童服务站,为社区里的适龄孩子提供免费托管服务,6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参与活动。如果是4至6岁的孩子也可以参加,但需要家长陪同,可以增加亲自互动。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来到这里,丰富了课余生活,巩固了学到的知识。


黄岩是一位全职妈妈,现在是“妈妈志愿者”,也“聪慧学堂”的负责人之一。“以前孩子放学就回家,接触的小朋友少,让孩子性格有些独。”黄岩说,后来自己带孩子参加了儿童服务站的活动,“这里有简单的课程,让孩子学一些兴趣,也有组织孩子们的集体活动,”黄岩说,儿子从1年级到5年级性格开朗了很多,“最重要是懂得了与人分享,也交到了朋友。”


如今,黄岩的儿子也是这里的一名小志愿者,而黄岩也从受益者转变角色成为了“妈妈志愿者”,“在我们这的‘妈妈志愿者’有20多人,还有70多个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们可以辅导孩子们的学习,也可以教给孩子学习兴趣知识。


在这里注册的孩子将近百人,“平时经常来的有30多个,还有些是有组织活动时候来的。”


在孩子找到快乐的同时,“聪慧学堂”也为家长减轻了负担,“每周三学校半天儿,我们可以帮助家长把孩子接到这里。”


黄岩说,将孩子交给“聪慧学堂”,无论从饮食、玩儿还是学习,家长们都比较放心。


  “劳模工匠精神”在这里绽放

牡丹社区有一个特点,就是劳模多,辖区有全国先进模范1名,省级先进模范3名,市级先进模范6名,区(厂)级先进模范72名,车间先进模范更是遍布社区每一栋居民楼。


在这个社区里,“劳模工匠精神”主导着社区居民的精神意志。


社区里的“楷模宣讲团”成员平均年龄76岁,平均党龄50年,他们克服年老多病,风雨无阻,在13个社区巡回演讲。每年开展宣讲活动百余场次,累计培训党员4000余人次。


已经80岁的王文义大爷是原沈飞公司的组织部长,如今他是楷模宣讲团的团长,坚持宣讲工作十年如一日,从不更改。


王文义大爷说,作为社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始终要求自己坚持退休不能褪色,与社区配合尽到自己的责任。他说通过宣讲活动和大家打成一片,让自己的身心更有活力,“社区是我们的家,建设靠大家,党员应该起凝聚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


  在这个“熟人社区”里 有个评理的“议事亭”

记者了解到,“熟人社区”是牡丹社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居民都来自相同的单位,他们不但是邻居,也是一个单位的同事。


因此,小区内的“幸福广场”有一个议事亭,功能就是解决社区民生大小事和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小事。


在这里,一件件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事情都可以摆上台面,与社区居委会共商解决方案。


74岁的张宝臣大爷就是解决邻里问题的专家。用他的话说,不管大小矛盾都是“老同志一句话的事。”


不久前,因为园区改造要拆除部分居民楼附近的栅栏,有位居民产生了意见,差点和干活的工人发生冲突,而当张大爷赶到现场,有意见的居民马上冷静了下来,“看我来了,他就说‘听你的吧’。”


后来,这位居民不但没有了意见,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张大爷说,自己对门住了两个租房的女孩,平时经常吃外卖,“扔外卖的时候,走廊、楼梯洒了菜汤。”因为不好分辨是水还是油,张大爷滑倒摔了一跤。“家里孩子说要找俩小女孩评理,我给拦住了。”大爷说,邻里相处不能这样。


后来,张大爷找到两个女孩,第一句就是“医药费啥的都不用你们承担。”


“然后就是提醒,我说你们应该把单位的表现带到家里,以后有啥需要的找大爷。”这样说,俩女孩反而不好意思了,连连向张宝臣大爷道歉。


  钢结构+集装箱 社区的“梧桐书房”挺时尚

牡丹社区的“梧桐书房”是沈阳皇姑区今年打造的11个城市书房之一,“希望书房也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


梧桐书房以钢结构混凝土结合集装箱建设,上下两层面积总计800平方米,集装箱外部均为落地玻璃,时尚酷炫感十足。


“一座图书馆的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一所大学;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在牡丹社区的梧桐书房里,走进门最醒目的位置,写着这样一句话。


以“航空航天、两邻文化”为特色,藏书近万册,融入了具有地区特点的文创产品,分图书阅读区、图书管理区、手工制作区、文创展览区、数字体验区等区域。


书房配备了现代化的自助借还设备,读者在设备上自主办证借阅图书,与皇姑区图书馆总馆及区域分馆实行了通借通还。


书房一楼为阅读区和文创展区,读者在舒适的沙发和座椅上可以听着舒缓的音乐进行休闲阅读,也可以品尝轻食、咖啡,阅读之余还可以欣赏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创产品。


文创展区展出的不仅有以沈飞为代表的飞机模型,也有沈飞退休职工的根艺作品,更有区域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手工艺品,皇姑区图书馆的文创产品也展示其中。


二楼是文化展示区域,会定期开展文化作品展览、文化培训等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