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社区网 首页 志愿公益 查看内容

让“爱心托管班”绽放为民服务光彩 ——记2024年度感动沈阳人物尹凤娟

2025-4-18| 发布者: 辽宁社区网| 查看: 160| 评论: 0|来自: 沈阳网


“尹奶奶”在为孩子辅导作业。

在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爱心托管班”,班里的孩子不需交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免费的看护和课业辅导,还能听到平时课堂上听不到的红色故事。

如今,20年过去了,班里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当年创办“爱心托管班”的老人眼花了,头白了,背驼了,走起路来也步履蹒跚,但她依然乐此不疲地坚守着、奉献着。

人们说,她以坚韧执着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行为感动了无数沈阳人——她,就是2024年度感动沈阳人物尹凤娟。

从开办“四点半课堂”到孩子们的“尹奶奶”

尹凤娟出生于1945年,退休前是沈阳市玻璃制品厂教育处的一名教师。2004年,已经退休的尹凤娟在接孙女放学回家时,偶然发现学校门前有一些孩子因为没有家长接,放学后就在路边玩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地来沈打工的农民工,每天为了生计忙于打拼,无法准时到学校接孩子放学。看着孩子们彷徨无助的表情,她的内心隐隐作痛——担心这些孩子无人看管发生什么意外,或流落社会成为“问题少年”。为了让这些孩子放学后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个温暖舒适的地方写作业,当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她就在家里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将那些放学后无人照顾的农民工子女接回家,免费辅导其作业。

那时候,尹凤娟家的房子有90多平方米,家里只有一张课桌,最多时家里同时容纳15个孩子。她不仅接孩子们放学,帮助孩子辅导功课,还带孩子做游戏、讲红色故事,甚至还曾给个别孩子免费提供食宿。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尹奶奶”。

从“一人上课”到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

2011年,尹凤娟依托浅草社区党委,成立了全市首家“爱心托管班”。在这里,孩子们在“尹奶奶”的爱心陪伴下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不仅复习了课本知识,还学会了守法纪、讲文明、懂礼貌。大爱与和谐,淳朴与友善,激励着“尹奶奶”的“爱心托管班”一开就是20年。满头银发是对尹凤娟辛苦付出最真实的记录和写照。据不完全统计,“爱心托管班”自开办以来,共计开办3350多天,13400多个学时,辅导过的孩子总人数达500余人。

尹凤娟20年如一日,不求名利、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善行义举,感染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到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队伍中来,帮助带领、教育、引导孩子们“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他们中间有爱心公益人士,有在校大学生,更有她早年辅导过的孩子。他们和“尹奶奶”一起为托管班的孩子辅导功课,开导青春期逆反和与父母闹矛盾的孩子。对个别误入歧途的孩子,尹凤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回归正轨,拥抱幸福美好的未来。

20226月,浅草社区“爱心托管班”被大东区关工委正式挂牌为“尹凤娟工作室”。

从“爱心托管班”到“爱心党员志愿服务队”

尹凤娟还将“爱心托管班”打造成为党建服务阵地,形成“党支部+工作室+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确保了党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

尹凤娟以“爱心托管班”凝聚党员先锋力量,开展“线上线下集中+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充电”,并依据离退休干部、职工中党员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进行分类,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她保持天天电话在线,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保持联系,打造“一直在线”的奉献阵地,收集群众诉求、参与解决问题,全面叫响“党派我来的”,使之成为社区和群众之间的“传音筒”,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2015年成立的浅草社区“爱心党员志愿服务队”,有效发挥老党员在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志愿者目前已发展到40余名。在社区党委的组织引导下,尹凤娟带领党员志愿者自觉融入社区“两邻”服务,参与邻里有温度、楼院大清扫、关爱特殊人群、化解矛盾纠纷、安全每一天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