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社区网 首页 志愿公益 查看内容

三位七旬烈士后代为108位群友代献花

2025-4-5| 发布者: 辽宁社区网| 查看: 289| 评论: 0|来自: 沈阳日报

44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前上演感人一幕,370多岁老人代烈士后代为烈士献花,而这3位老人同样是烈士后代。

43日晚8时,志愿军第1719团团长康致中烈士的儿子康明在有492人加入的志愿军烈士后代联谊中心(二)微信群发布消息,他将在44日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2025年沈阳清明志愿军英烈公祭仪式,同时发布想代群友为烈士亲人献花。此举立即得到了群友的响应,短时间内就有数十人报名。考虑到康明已经70多岁,在英名墙上找寻烈士名字非常费劲,在群里的记者主动申请做了康明的助手。

烈士后代对代祭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志愿军后代晓喻说:“康老师,非常感谢您,帮我为大舅赵路德献个花,辛苦您了。”

志愿军烈士方明辉后代方艳说:“康叔叔,帮我给爷爷献一朵花可以吗,万分感谢。”她还特意发了红包。康明解释说,花是由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提供的,没有费用。

志愿军第60181师王星三烈士的女儿王月军对记者说:“请记者帮我为我的父亲献上一束花,我现在身体欠佳,还在医院打点滴,不能去沈阳为父亲扫墓。”

截至43日晚12时,有108位群友报名代祭扫。记者和康明整理名单并按笔划分了3组。一同来参加公祭活动的志愿军第63187559团团长邓仕均烈士的儿子邓其平,志愿军第154513426连排长、二级战斗英雄葛洪臣烈士的侄子葛保阳,也主动提出要加入代祭扫献花的队伍。

当天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协助下,我们又联系上了前来陵园做志愿服务的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50名师生。我们很快确定了分工,大学生志愿者负责找名字、拍照,3位老人负责代献花,记者负责整理照片传到群里。

大学生志愿者怀着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每找到一个烈士名字,他们都会先鞠躬向烈士致敬,然后引导康明等人来献花。

一上午,英名墙前全是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每个人数着笔划找烈士名字。志愿者韩思羽说:“找名字非常累眼睛,找一会就有晕的感觉,但与烈士和烈士家属的付出相比,我们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志愿军烈士姜荣生孙女婿俞文旭还特意嘱咐记者,找到姜荣生的名字时一定要对他说一段话:“现在家里还有嫂子、侄子、侄女、侄孙、曾孙等人,您的后人都在江苏无锡江阴呢!您的家乡成了千岛湖了,家人移民去了江西宜黄四三卫,后来落户到江阴了。”记者请韩思羽和她的同学们完成了这一告慰仪式。

到中午12时,代108名群友给烈士献花圆满完成,康明如释重负。他说:“今天我不仅给熟悉的老群友的父亲代献花,还为新群友的先烈们献花,有记者、陵园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我和老邓、老葛都很满足。英烈精神需要传承,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为烈属服务。”

当天下午,记者把代献花的照片一张张发到群里时,满屏的感谢之声,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清明节啊。